學界新聞

世界級量子科技競賽–時代雜誌對美國的分析

世界級量子科技競賽–時代雜誌對美國的分析

歷史總會重演,歷史總會教導我們

量子計算從1981年理查德·費曼提出的理論開始,經歷了四十年的緩慢發展,直到2023年實現重大突破,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些進展帶來了正面效果,如促進新藥開發,同時也可能破壞日常加密技術。此外,量子競賽不是首次發生,歷史上的量子競賽促進了核武器和其他關鍵技術的發展。美國透過重大資助保持科技領先。這次,美國又該如何借鑑歷史,贏得下一場量子競賽呢?

量子電腦的概念

早在1981年,由物理學家查德·費曼第一次提出利用量子力學原理進行計算的量子電腦雛形誕生,但是直到2022年,量子電腦並未在工業上有跨時代性的進展,使得量子電腦無法對人類社會造成影響。

但量子電腦科學家指出,一但量子計算成功了,將會讓人類社會到達下一個世代。好處是人類可以利用量子電腦進行藥物開發、材料開發甚至是金融預測。但是一個高科技的誕生也會相對應的產生問題,例如:密碼安全問題、社會倫理問題。

曼哈頓計畫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場量子競賽,早在194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兩個夢魘級的科技降臨日本:原子彈,人們都說,戰爭使人類科技進步,而身為上一世紀的贏家,美國擁有他國都羨慕的科技技術,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第一次量子革命沒有誕生量子電腦,但是量子物理技術創造了核武器、能源、全球定位系統、激光、磁共振成像技術,就連我們身邊的手機和電腦,也在那時候飛快進步。

量子電腦現況

雖然第一次量子革命誕生的個人電腦使人類社會邁入下一個階段,費曼卻在一次演講中說:「如果要解開世界的真相,我們需要一台計算能力超越現在任何高性能電腦的量子電腦」

之後的四十年裡,量子科學家積極的想實現量子電腦,即便我們在理論、材料以及組件上有了相比於四十年前更好的技術,直到今日我們也還是只能喊出「2030量子電腦商用的口號」。而在2023年更是被說NISQ(中型誤差量子電腦)是不可行的,也就意味著通用型量子電腦距離我們人類社會還有一大步。

在IBM的發布會上,更是宣稱:「只要你不是100位元以上,都不能稱作是量子電腦」,通用量子計算是現階段人類的瓶頸,唯有人類社會互相幫助才能在2030年達到量子世代。

如何迎接量子世代

如果你是正在讀書的高中生,那我們建議可以開始藉由EntangleTech的資源學習量子計算,並且積極參與量子系列活動,六年之後,剛好可以迎接量子世代,成為台灣第一批量子生力軍。

什麼?如果要學量子計算應該讀什麼科系?

那請鎖定我們的最新文章吧

如果你也想投稿文章,請洽: leo07010@sqcs.tw

推薦文章

  1. The U.S. Must Win the Quantum Computing Race. History Shows How to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