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蛋白質的流程圖。首先會從細胞中取得該蛋白質對應的基因,從基因推估氨基酸序列,接著在實驗室中用基改細胞大量產生欲研究的蛋白質,將之純化、分離(、結晶)後用 X-ray, NMR, CryoEM 等方法取得蛋白質結構。另外也可以透過基於物理計算或是機器學習從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
當蛋白質由 n 個氨基酸組成,就有 n-1 個 peptide bonds。每個 peptide bond 有兩個角度,因此這蛋白質會有 3^{2(n-1)} 種結構,假設每個結構都用 1 皮秒的時間計算其能量值,全部都計算出來,隨著氨基酸越多,要消耗的時間非常可觀(即 Levinthal’s paradox)。
這次研究開發的演算法流程
圖中的藍色是實際實驗結果,剩下綠色、橘色、黃色和紅色是相對應的模型計算結果
此文章僅作初步導讀,有更多內容在本文中沒有詳細提到,歡迎參看原論文## 延伸閱讀 [Hakan Doga, Bryan Raubenolt, Fabio Cumbo, Jayadev Joshi, Frank P. DiFilippo, Jun Qin, Daniel Blankenberg, and Omar Shehab. *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2024** 20 (9), 3359-3378](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ctc.4c00067?fig=agr1&ref=pdf)
林昱誠
LinkedIn
林昱誠是 EntangleTech 技術長,同時也是一名藥師,研究所期間致力於藥物化學研究。2023 年 IBM 評選為臺灣第七個 Qiskit advocate,也是臺灣唯一一個非理工出身的 Qiskit advocate,致力於推廣量子計算應用於藥學與醫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