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操作 Qubit:絕熱通道(Adiabetic passage)

作者:
林昱誠(Yu-Cheng Lin)
閱讀時間:
5
分鐘
# 如何操作 Qubit:絕熱通道(Adiabetic passage) 在上一節中,我們介紹了如何使用 Rabi oscillation 實現量子邏輯閘操作。儘管這種方法有效,但它對雷射關閉時間、頻率和強度等等的控制要求非常精確,很容易受到 noise 的影響。本節將介紹一種稱作 adiabatic passage(絕熱通道)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某些方面更為穩健。但在進入該主題前,我們先介紹何謂 "dressed state"。 ## Dressed state 一樣是熟悉的 two level system(TLS),其中兩個狀態之間的能量差為 $\hbar\omega_0$,這時候的量子態(即 $|0\rangle$ 與 $|1\rangle$)稱作 "bared state"。
TLS
通常,系統(或說原子)的能級主要由其內在性質決定,外部電場或磁場對能級的影響很小。然而,當電場或磁場的強度足夠大時,系統的能級會發生變化,量子態也因此改變,這時候的量子態,我們稱作 "dressed state"(既做 $|+\rangle$ 與 $|-\rangle$),如下圖所示。
圖片內容

TLS 與光場耦合後,能級發生改變,耦合前的量子態叫做 "bared" state,耦合後的叫 "dressed state"

能級的改變程度,以及量子態會變成什麼,會跟雷射的頻率有關。現在,我們先考慮 TLS 與光沒有交互作用的情況,這時候系統的基態能量(未吸收光子前,$E_g$)為: \begin{split} E_{g}&=\text{TLS}_{|0\rangle}\space+\space\text{photon}\\ &=E_{0}+\hbar\omega \end{split} 這邊的能量是把 TLS 與光子當作一個整體來討論。而系統激發態能量(吸收光子後躍遷到高能階,$E_e$)為: \begin{split} E_{e}&=\text{TLS}_{|1\rangle}\space+\space\text{photon}\\ &=(E_{0}+\hbar\omega_0)+0 \end{split} 接下來,我們將系統的能量與雷射的 detuning (失諧程度,$\Delta$)做圖,detuning 指的是雷射頻率減去系統共振頻率($\omega-\omega_0$),然後我們把 $E_g$ 能量當作參考點,恆設為 0,所以 $E_e$ 的能量就變成: \begin{split} E_{e}'&=E_e-E_g \\ &=(E_{0}+\hbar\omega_0)-(E_0+\hbar\omega)\\ &=\hbar(\omega_0-\omega)\\ &=-\hbar(\omega-\omega_0)\\ &=-\hbar\Delta \end{split} 畫成圖就會長這樣,可以清楚看到在原點處,即雷射頻率與 TLS 共振頻率一樣時($\Delta=0$),$E_e$ 與 $E_g$ 能量是一樣。
Dressed uncoupled

圖中的深藍線分別為系統基態與激發態能量,隨著雷射 detuning 的變化

現在我們來看當 TLS 與光有交互作用時,系統會變成什麼樣子:
Dressed coupled

圖中的藍虛線是未耦合的能級,深藍實線是耦合後的能級,能級較高的能量為 E+,對應的量子態為 |+>,能級較低的能量為 E-,對應的量子態為 |->

其中 \begin{split} |+\rangle&=\sin{\theta}|0\rangle+\cos{\theta}|1\rangle\\ |-\rangle&=\cos{\theta}|0\rangle-\sin{\theta}|1\rangle \\ \tan{2\theta}&=-\frac{\Omega}{\Delta}\space(0\leq\theta\frac{\pi}{2}) \end{split} 從圖中可以看到能級在原點處沒有交叉,這種現象稱之為 "anti-cossing"(抗交叉)。也可以看到量子態(與系統能量)會隨著雷射頻率做變化,以低能級 $|-\rangle$ 為例,在圖的最左邊,也就是雷射頻率很小的時候(接近紅光),qubit 會很接近 $|0\rangle$,當雷射頻率慢慢增加(往藍光方向),qubit 的狀態會隨著圖中的藍實線做演化,進入疊加態,最後到最右邊時,qubit 的狀態差不多是 $|1\rangle$。
相信有些讀者會對此感到困惑,想知道為何會這樣,恩...只能說...我們可以用數學解釋這現象是怎麼運作的,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很難解釋
## Adiabatic Passage 那麼,該如何利用這現象實現量子邏輯閘呢?以 X gate 為例,在上一章我們知道要實現 X gate,就是打一段雷射,然後在指定時間關掉雷射。然而,通過 adiabatic passage,我們可以更穩健地實現這一操作。
Dressed coupled

如果是原本 qubit 是 1 的話就看高能階那條實線

在上圖中,系統基態($E_-$)的最左邊代表 qubit 處在 $|0\rangle$,最右邊代表 qubit 處在 $|1\rangle$。一開始,對 qubit 施加遠紅 detuning 的雷射($\omega<\omega_0$),緩慢地改變雷射頻率。隨著雷射頻率的變化,系統會遵循圖中的實線做演化,從基態轉變為疊加態,最後在雷射頻率達到遠藍 detuning($\omega>\omega_0$)時,qubit 的狀態從原本的 $|0\rangle$ 演化成 $|1\rangle$,這種方法稱為 "Adiabatic Passage"(絕熱通道)。
Dressed coupled
Y gate 的作法跟 X gate 類似,差在雷射光相位差是 $\frac{\pi}{2}$。
Dressed coupled
H gate 則是先施加遠藍 detuning 雷射光,緩慢降低雷射頻率到 anti-cossing 點,那裡就是疊加態。 與 Rabi oscillation 不同,絕熱通道方法中雷射頻率不需要控制得那麼精準。只要一開始雷射頻率與 qubit 的共振頻率有一段差距即可,也不用精確控制雷射何時關閉,這邊僅在意的是雷射頻率變化要夠慢,不然系統會從 $E_-$ 穿隧到 $E_+$(或反之)。
在某些特定邏輯閘,尤其是 two qubit control,像是 SWAP gate,會先調整雷射頻率改變到一個地方後,關掉雷射,打一道雷射做 Rabi oscillation,讓系統躍遷到 E+,接著再透過調整雷射頻率,讓系統狀態跑到我們想要的狀態
然而,實際的量子系統很脆弱,每一次計算都在跟時間賽跑(coherence time),雷射頻率的變化也不能太慢,否則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做的 gate 數就少,這引出雷射頻率的變化速度的合理範圍問題,這就是著名的 Landau-Zener crossing,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網路上做搜尋,這邊不做詳細介紹。
本文章採用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授權條款
課程目錄